服务热线:400-060-3233
手机号码:18516712219
地 址: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1006弄1号5楼E/F室
手机号码:18516712219
地 址: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1006弄1号5楼E/F室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生物学研究
更新时间:2016-05-25 点击次数:2112次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核磁共振成像仪就是因这项技术而产生的仪器。它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80年代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术(MRI)。
1.化学位移同一种核在分子中因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使共振频率发生位移的现象。化学位移产生的原因是分子中运动的电子在外磁场下对核产生的磁屏蔽。屏蔽作用的大小可用屏蔽因子σ来表示。一般来说屏蔽因子σ是一个二阶张量,只有在液体中由于分子的快速翻滚,化学位移的各向异性被平均,屏蔽因子才表现为一常量。核磁共振的共振频率:实际测定中化学位移是以某一参考物的谱线为标准,其他谱线都与它比较,即以一无因次的量δ表示化学位移的大小。常用参考物是四甲基硅(TMS)。H参考,H样品分别是使参考物和被测样品共振的磁场强度,Ho是仪器工作的磁场强度。v参考,v样品分别是参考物和被测样品的共振频率Vo是仪器的工作频率,化学位移的单位是(ppm百万分之一)。化学位移的大小受邻近基团的电负性、磁各向异性、芳环环流、溶剂、pH值、氢键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3种效应常被用于生物学研究。
①环流效应:生物分子中常有含大π共轭电子云的芳环或芳杂环,如Phe、His、Tyr、Trp、嘌呤、嘧啶以及卟啉环。原子核相对于这些环的距离,方位不同,受大π电子云产生的附加磁场的影响不同,对各核化学位移的影响亦不同。环流效应常用于生物分子的溶液构象研究。
②顺磁效应:Fe2(高自旋态)、CO2、Mn2等顺磁离子及有机自由基(自旋标记化合物)中的不成对电子对周围核的化学位移及弛豫过程会有很大的影响,利用这个效应可研究顺磁离子周围基团的状况。
③pH滴定效应:在不同pH条件下,各解离基团的解离状况不一,造成附近基团有不同的化学环境,从而使得化学位移随pH变化。